让故事像河流一样在舞台上奔涌

作者:葛近文、谢 蕴、陈 晨、章佩林摄影:李玲 视频: 来源:《新万博体育,新万博注册》校报发布时间:2025-11-09

陕西人民艺术剧院(以下简称“陕西人艺”)《星空与半棵树》主创团队10月19日下午走进校园,分享话剧创作的幕后故事。

为何走“文学剧院”之路

《星空与半棵树》改编自作家陈彦的同名长篇小说。该剧以秦岭乡村“半棵树(百年老槐树)”的命运纠葛为线索,讲述了以安北斗为代表的基层工作者,在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的过程中,为守护乡土自然生态与人文根脉,捍卫村民生存权利与尊严的故事。

分享会上,中文系梁燕丽教授与主创团队对谈,探讨文学经典如何通过戏剧改编焕发全新生命力。

陕西人艺院长、一级导演李宣表示,选择改编《星空与半棵树》,是“它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的力度,特别是其批判性,且非常适合戏剧化改编。”

为何带领陕西人艺走“文学剧院”这条路?李宣说:“‘文学陕军’在艺术领域是一大‘顶流’;我在中戏导演系求学期间,就有探索文学改编的想法;陕西人艺当时作为省级小剧团,亟需借助文学IP的影响力来做大做强。”

也如梁燕丽教授所说:“《星空与半棵树》最打动我的,就是它把重点落在了有个性、有理想、有思想的小人物身上。”

从小说到舞台

将近50万字的小说浓缩为一场3小时的舞台剧,压缩、提炼和选择是重大课题。

编剧李宝群和团队耗时三年,数易其稿,最终选择以温如风、安北斗、花如屏三个小人物来构成戏剧最核心的人物关系,“要找到最主要的冲突,以此来撬动人物在舞台上的行为”。

演员与角色的灵魂共振

温如风的饰演者王大治分享,阅读小说时可以有无限的想象,但当进入排练场排演后,原本的想象会被打破,进而激发出全新的想象力。

安北斗的扮演者党剑认为,安北斗的故事体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再次成长。

 花如屏有非常独特的性格魅力,饰演者刘李优优“第一次读剧本时就哭得一发不可收拾。” 

戏剧创作背后的打磨

王大治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“刚排练时,导演就让我们连续几天站在台上,不用一句台词,单纯用动作完成整场表演。”

戏剧表演要呈现出原本庞大的文学世界中最精华的部分,李宝群将“文学到戏剧的改编过程”形容成“一场艰苦的博弈”。

 实习记者 葛近文 谢 蕴 陈 晨

 本报记者 章佩林 本报记者 李 玲摄


制图:实习编辑:责任编辑:

相关文章

文化校历

新闻分类

推荐视频

图说新万博体育,新万博注册

新闻排行

周排行 月排行

  • 联系我们
    fudan_news@163.com
    021-656422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