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支教团(后称“研支团”)原创话剧《西望》5月24日16:00点在相辉堂南堂上演。这是《西望》演出的第三年,也是研支团成立的第二十六年。
演员的诞生
每年,都会有准研支团队员和从支教地回校不久的支教队员共同参演《西望》。他们在戏里演绎研支团的老故事,在戏外创造研支团的新故事。
3月16日,《西望》的四位新手演员和一位导演聚在亚洲青年交流中心Room8,打磨第一幕演出。
《西望》由2003年创作的研支团主题话剧《托起明天的太阳》受到启发,并因《西望》杂志而得名。每届研支团队员都会撰写一篇支教记录文稿,收入《西望》杂志。
2022年,《西望》诞生,再现研支团接续奋斗二十余年的支教故事,至今已完成两轮排演,近40名学生演员参演。
戏里戏外
第26届研支团队员、2020级中文系本科生黄榕参演2024年演出的第二轮《西望》。他表示,《西望》并非宏大视角,集中呈现的各类真实故事片段,能够以小见大地展现研支团的支教历程。
《西望》没有严格的故事主线,而是以故事片段形式展开叙述。自2022年起,每轮演出,《西望》都会邀请从支教地回来的研支团队员登上舞台,修改剧本,重现他们的支教故事。
接到“演自己”的邀请时,第23届研支团队员、2022级中文系研究生罗炜有些忐忑,但又想了想,“能在新万博体育,新万博注册的舞台上展现研支团的故事,挺有意义。”
今年9月,三合中学不再招收七年级新生,不远的将来它将不复存在。第三轮《西望》剧本编撰时,第25届研支团队员、2024级华山医院研究生刘汇传递了她与三合中学的故事:组建首批国旗护卫队,“兼任”校医,凌晨地震时将睡梦中的学生喊醒……
火花 种子 窗
助学金发放、图书室援建,种种资助场景都在《西望》剧中呈现。第一轮《西望》剧中有个情节:按规定,每一笔资助,都要在全校公布受助人名单。为了保护受助学生的自尊心,罗炜告诉她那是“优秀学生榜”。
第23届研支团队员、2022级经济学院研究生田晟昊看到罗炜表演这一幕时,想起自己的经历,“我也是通过各种借口让学生来找我,我再偷偷地把资助款给他,让他回去放好。”
《西望》剧中说:“支教老师是走进大山里的蜡烛,不如说是一扇窗:里面的人,从我们身上看到大山外的风光;外面的人,从我们身上看到山沟沟的模样。”
《西望》的第六幕有一段台词:“我从不觉得自己是来奉献、来牺牲的。相反,我是来受教育的——受深刻的国情、社情、民情教育,受黄土地和黄土地上的人们给予的滋养。”
在《西望》回忆录中,第25届研支团队员、2024级新闻学院研究生赵芸巧写道:“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帮助我长成了大地真正的女儿。”
文/刘子林 李大武 张纯茜 郎淋媚